中国锯工业网 - 锯工业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财经聚焦 | 锯片知识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行业新闻 | 原料市场 | 政策法规 | 专题报道 | 诚信防骗 | 慧眼商机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回落1.1%,逆周期政策效果有待加强
K.biz | 商业搜索

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回落1.1%,逆周期政策效果有待加强

信息来源:j-u.cn   时间: 2019-11-25  浏览次数:7

时代周报记者:陈泽秀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结果与市场预期接近,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

“10月份有一些指标受短期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波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1-10月份总体情况来看,经济运行继续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下一阶段,要继续把狠抓逆周期调节政策的落实落地。

11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管理,促进有效投资加强风险防范,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此举将有助于基建企稳回升。

规模以上工业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低于预期,增速比上月和去年同期都低1.1个百分点。剔除数据月度波动,前10个月累计同比增速5.6%,虽与前9个月持平,但仍较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10月工业生产回落,与PMI指示相一致。”温彬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10月制造业PMI指数较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至49.3%,新订单PMI继上月重回荣枯线以上之后再次跌落至49.6%,显示出生产景气不足。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外部不确定性风险影响,订单转移引发的产能过剩和营业利润下降,同时还受工业品价格下降的影响。

另一方面,新产业、新产品都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3.6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分别增长14.0%、8.5%和7.0%,比规模以上工业快9.3、3.8和2.3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两降一升”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10880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1-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增长4.2%,制造业投资增长2.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3%。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呈现‘两降一升’的现象,基础建设投资增速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上升。”刘哲分析,在工业化后期和城镇化后期,传统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投资的高峰期已过,这两项投资增速有下行压力是当前经济转型不可避免的阵痛。值得关注的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在连续两个月下降之后,出现了回暖迹象,未来需要观察制造业回升的可持续性。

刘向东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尚在预期之内,主要是制造业投资保持相对低迷,基建投资增速不振,房地产投资虽保持高位但仍处于回落状态,主要原因是不确定风险加大情况下投资预期谨慎影响。

“基建投资增速回落到4.2%,是影响本月投资增速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学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专项债额度在三季度末已经发行完,对四季度基建投资支撑力度减弱。基数较大,债务压力导致地方政府不作为、不敢为,都对基建投资增长带来影响。

刘向东也认为,基建投资增速低于预期与地方债务约束趋紧、地方现有可投资的好项目并不多等因素有关,“地方专项债投资见效尚需时日”。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哲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未来基础建设投资具有结构性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民生领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短板领域,对冲传统基建领域的饱和压力。“下一步基建投资仍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重要发面,专项债仍有望继续发力,但基础设施更多的还是发挥稳定的作用,其对于投资的向上拉动作用有限。”

另一方,刘爱华指出,投资内部结构在继续优化。她分析称,1-10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2%,快于全部投资9.0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4.5%和13.7%,“为我们新动能的成长壮大增强了后劲”。

汽车销售低迷拖累消费增速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分别较上月和去年同期回落0.6个和1.4个百分点。

分结构看,汽车消费同比回落3.3%,降幅较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扣除汽车以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说明汽车对消费拖累较重。”温彬说道。

刘向东也认为,消费增速回落主要是因为汽车消费不振。“虽然各级政府出台相关刺激政策,但消费属于市场行为具有季节波动性,从双十一的消费来看,消费潜力仍在,节日效应造成消费有所波动实属正常。随着后续政策逐步见效,消费还是会起来的。”

同时,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杨畅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或受电商节庆影响,消费存在向11月移动的可能性。

“1-10月消费市场总体增速有所回落,从结构上看,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快于城镇消费,下沉市场的推进,便捷的物流、完善的供应链、灵活的支付方式等消费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激发三四线城市消费潜力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刘哲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2.9%和11.5%,快于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7和4.3个百分点。国内旅游收入、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刘哲建议,未来需要多措并举,满足消费需求,激发消费潜力。一是通过减税降费,从需求侧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二是,畅通供给渠道,加快农村消费的配套设施建设,启动下沉市场增长阀门。三是,提升供给质量,优化结构,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本身,激发最终需求。

“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

“近年来宏观数据呈现出明显的季末上翘、下个季初回落的特征,因此本月数据集体回落可能是临时现象,预计11月不会延续这么大幅度的放缓。”刘学智分析,四季度GDP增速可能难有回升,乐观预期是与三季度持平,或将略低于三季度。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6.1%左右,能够完成年初预订的目标。

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刘爱华认为“长期有基础,短期有支撑”,其中“短期有支撑”表现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产业升级动能持续蓄积,开放活力持续显现,政策效果不断显现。“未来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信心实现全年预期目标”。

11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时指出,要完善财政、货币、就业、区域等政策,适时适度调控,完善政策协同、传导和落实机制,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温彬建议,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加力提效,落实好专项债额度提前下发、基建资本金等政策要求,稳定基建投资资金来源,发挥托底作用;货币政策要呵护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控制好通胀的情况下,引导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全力做好“六稳”工作。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锯工业网证实,仅供您参考